勃起功能障礙 (ED) 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劇,並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(OSA) 有關。
OSA 被認定為失智症的風險因子。 可以透過持續性正壓呼吸器 (CPAP) 或其他措施來有效治療,因此在預防失智症策略中,OSA 尤其重要。
OSA 是導致耳鳴的風險因素。研究族群中耳鳴的總體盛行率為16.5%,其中男性53.51%,女性46.49%。控制潛在混雜因子後,耳鳴與OSA之間有顯著關聯
美國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年人憂鬱症狀的盛行率相對較高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與憂鬱症狀呈正相關。
研究一致報告稱,OSA 在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患者中十分常見。同時患有 OSA 和Marfan's syndrome的患者以及 OSA 症狀較嚴重的患者似乎特別容易患主動脈疾病。
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。 OSA是導致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,並與多種血管危險因素有關。中風後 OSA 很普遍,並且與各種中風亞型密切相關,包括心源性栓塞性中風和腦小血管病變。觀察性研究表明,未經治療的中風後 OSA 會增加中風復發的風險、增加死亡率、增加功能恢復時間以及延長住院時間。
以上摘錄自鏡周刊
睡眠時鐘亞伯特醫師以幽默的對話,將艱深的醫學知識化成容易吸收的養份,從呼吸睡眠整合到疾病的預防,系統性的向聽眾一一播出
However, some devices are less accurate than others, and if the device measures a saturation level below 90 percent, the reading should be confirmed using another method, he said.
武漢肺炎(2019冠狀病毒疾病,COVID-19)疫情升溫,急診收治不少確診個案看似反應、活動都正常,一量卻發現血氧濃度已過低,隨時可能危及性命,被外界稱為「沉默缺氧」或「快樂缺氧」。
Happy Hypoxia「快樂的缺氧」這個名詞早在2020年的4-5月就有英文文獻可查,COVID-19的病人常常會出現身體已經有低血氧的情形,但是患者卻沒有出現呼吸困難的感覺,也因此容易耽誤就醫延誤病情,更可能造成突然猝死的情形!
一個小小夾子夾住手指,指尖式脈搏血氧機,透過遠紅外線,檢測血氧濃度,藥師陳啟倫說,「那一般正常標準值會落在95~100之間,所以顛倒過來就是說,如果今天是屬於低於95的時候,那代表你的血氧濃度,是低於正常值那這時候,就要趕快聯絡醫院。」
泰博表示,所研發生產的抗原快篩試劑,因為累積有國外大量的抗原快篩使用經驗,在過去這一年內持續優化試劑的品質。且為確保所生產的的抗原試劑維持高度品質,特別投資設立全自動化生產線,以確保抗原快篩試劑的靈敏度及專一性能維持高度一致的品質管控,優於台灣其他廠商所採用的半自動或手工製程,避免因半自動或手工製程而有品質浮動的缺點。
The study,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Influenza and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, done on 1,095 patients hospitalised with COVID-19, discovered that two easily measurable signs of health, respiration rate, and blood-oxygen saturation are distinctly predictive of higher mortality. Notably, the authors said, anyone who receives a positive COVID-19 screening test can easily monitor for these two signs at home.
呼吸是維持生命的重要指標之一,氧氣不能在體內儲存,人們必須無時無刻地吸進新鮮空氣。
一個會造成嚴重併發症、甚至致死的睡眠疾病
許多老年人都有這樣的經驗,就是每當要變天時,就會感到關節疼痛不適,比天氣預報還要準。肺虛的人對氣候也很敏感。肺氣虛弱的人,呼吸氣短、動輒出汗,稍有寒氣就會感冒。
時序進入秋冬,天氣漸漸轉涼,早晚氣溫變化大,正是肺部及心血管疾病好發期,但心血管疾病、氣喘等共病,很容易與COPD症狀混淆,也會互相影響增加急性發作頻率與程度,有一成五的患者就是因此常常反覆急診送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