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睡寶服務中心

好的睡眠、好的生活,照顧您的健康
OSA 在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患者中十分常見
呼吸保健室
2025-03-07

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oea, OSA)已被證實是血管功能障礙與高血壓病理機轉中的一項致病因子,而這些病況可能促使主動脈擴張,進而導致主動脈剝離或破裂。本篇綜論旨在整理目前關於 OSA 與主動脈疾病可能關聯性的文獻,並探討其潛在機制。

本研究透過於 MEDLINE 與 EMBASE 資料庫中搜尋「obstructive sleep apnoea」結合「aortic aneurysm(主動脈瘤)、dissection(剝離)、dilation(擴張)」等關鍵詞,篩選出相關研究。

觀察性研究普遍顯示,OSA 在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患者中盛行率極高。同時患有 OSA 與馬凡氏症(Marfan’s syndrome)者,以及 OSA 症狀較嚴重的患者,似乎對主動脈疾病特別易感。

關於 OSA 與主動脈疾病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,包括:

  • 夜間胸腔內負壓驟升,導致主動脈受到機械性牽拉,最終引起主動脈擴張;
  • 因覺醒而誘發交感神經反射性活化,造成高血壓;
  • 間歇性缺氧引起自律神經活化,進一步導致氧化壓力上升。

目前仍需更多設計良好的研究,以明確界定 OSA 作為主動脈疾病風險因子的具體角色。

研究一致報告稱,OSA 在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患者中十分常見。同時患有 OSA 和Marfan's syndrome的患者以及 OSA 症狀較嚴重的患者似乎特別容易患主動脈疾病。

相關連結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6113685